安徽行测辅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辅导

2026国考: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安徽华图 | 2025-07-28 11:18

收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明代于谦在其创作《石灰吟》中,写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从这句千古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是通过“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这个例子,形象地、直观地描述了开采、烧制石灰的过程,其实,这种借例论证的方法在公务员招录考试,阅读理解中是经常、反复重点考查的一个知识点。

  众所周知,“摆事实,讲道理”是写文章最基本的论证方法。可以说,一篇文章是否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是否让人可信,是否让人心服口服,归根到底,还是要看“道理”讲得怎么样。这里,所说的“道理”,就是摆“事实”之后的剖析,只有剖析透彻了与通俗了,文章才会有说服力,才会有信服力。今天,让我们先说一说“摆事实”这个方面,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啊。

  这个“摆事实”在阅读理解中,通常被业内权威人士称为“举例论证”。从阅读速度方面讲,当考生看到例子时,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从而节省时间;从微观角度来考虑的话,可以通过一些显性标志“比如”“例如”“以……为例”,迅速判断文段的重点何在;从匹配答案角度来看,围绕例子的选项通常是干扰选项。当然,例子有的比较明显,有的不那么明显,前者往往被业内权威人士称为显性举例,后者为隐性举例。如果理解了以上的分析的话,“迅速”与“准确”地找到阅读理解中主旨概括题的答案,也可能就是“迎刃而解”的事。下面通过一些真题来感受一下相应知识点的运用吧。

  【例1】肉食悖论指的是,一些人喜欢吃肉,但不能联想到提供肉的动物死去的场景。研究者发现,人们通过一种被称为“语言伪装”的方法,让有感觉的生灵与潜在的食物来源之间的关联变得更模糊,以此来消除这种认知失调。例如,我们提到肉时不直接说动物的名称,英语里把猪肉叫作pork,牛肉叫作beef或者叫作培根什么的。而18世纪的日本,由于当时的幕府禁止人们吃兽肉,偷吃肉的人以植物名称代替肉类,把马肉称为樱肉,把鹿肉称为红叶,把野猪肉称为牡丹。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语言伪装”是人类自欺欺人的表现

  B. 日本人对植物的热爱超过动物

  C. 文化因素是消解肉食悖论的关键

  D. “语言伪装”有助于克服认知失调

  这一主旨概括题参考答案是D项,首先话题是“语言伪装”,四个选项中很快排除B项与C项;其次根据“举例论证”的特征,就会发现是在说明“作用”,而不是在说明“表现”,这样,就“迅速”与“准确”地判定D项答案。如果说上面的真题是显性举例,下面的题就是隐性举例。

  【例2】综观自然界里的动物和植物,蓝色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颜色,我们吃的食物几乎没有蓝色的。在18世纪初普鲁士蓝(即亚铁氰化铁)被意外发明之前,蓝色颜料一直难以获得。当时画家笔下那种鲜艳、饱和的蓝色,主要来自一种名贵的矿石——阿富汗青金石。青金石研磨成粉,可以调制出稳定的蓝色颜料“群青”。这些宝贵的石头通过丝绸之路,从中亚流向欧洲和中国,成为画家笔下神秘绚烂的一抹异色。在莫高窟的壁画中,我们便可以找到这种蓝色。因为珍稀罕见,青金石在市面上流通的价格一度比黄金还要昂贵几倍。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 自然界中蓝色极其罕见的原因

  B. 古代绘画中所使用的蓝色颜料

  C. 青金石在莫高窟壁画中的使用情况

  D. 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这一主旨概括题参考答案是B项,根据以上分析,迅速排除C项与D项,然后根据话题“蓝色颜料”,就可以“迅速”与“准确”地匹配B项答案。当然,例子的出现与列举是为了让听者明白、读者易懂。有了例子,就会让人更加信服、更易理解,下面,再看一道所谓的真题。

  【例3】现在电影创作对热门题材大肆重复利用,一个题材有市场,多方人马就一涌而上,这不是健康的电影生态。相比之下,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却不多见,比如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等为背景的开发,以及对昆曲、黄梅戏等民族艺术元素的利用都很少。一旦用心去挖掘这些中华民族文化财富,呈现在创作者面前的就是一个精彩纷呈的艺术宝库,国产电影也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最准确的概括是:

  A.国产电影需努力摆脱不健康的生态

  B.国产电影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

  C.国产电影不能陷入题材重复利用的误区

  D.国产电影应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宝藏

  这一主旨概括题参考答案是D项,文段一开始就指出目前电影创作的情况,然后强调这种电影生态“不健康”,随后,通过对比,指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多见”,为了把这“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多见”问题说清楚,讲明白,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等为背景的开发,以及对昆曲、黄梅戏等民族艺术元素的利用都很少。可见,文段的问题不是“对热门题材大肆重复利用”,而是“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多见”,这样,给出的解决问题办法当然就应该是“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了。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许多考生已经明白了“摆事实”的重要性,而“事实”恰恰就是“实事求是”的物化,可以说,对于一位未来的公务人员,只有“千锤万凿”,才能“出深山”。 只有下基层,重实际,才能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