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题的设错原则
在行测考试中,细节判断题是片段阅读的一个重要板块,考到的频率高且题量较多,所以是备考的同学需要关注的板块。对于细节判断类型的题目,很多同学觉得和片段阅读其他类型的题目相似,但是不知道如何区分。需要对题目的方法有把握,去提升做题的正确率。那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学习细节判断的题目应该如何去完成。
细节判断题虽然也属于片段阅读,但是和主旨类的题目解题思路是不同的,在这个板块,我们需要关注选项和题干的细微处不同点,那么选项有哪些常见的设错类型呢。
1.无中生有。也就是选项的内容在文段没有说,在这个板块我们需要关注否定词和比较词。
2.偷换概念。需要关注选项和题干的字词以及范围的不同,判断是否可以进行转换。
3.偷换时态。时态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只能同级替换不能越级替换。
4.偷换数量。需要关注选项和题干的数量是否可以转述,优选同级替换。
5.偷换逻辑。需要关注选项中的因果词、条件词和题干是否一致。
6.偷换语气。关注选项是否存在绝对化的语气,以及与题干语气是否一致、能不能推出。
下面以两道例题给大家讲解一下文段的解题思路:
【例1】研究者认为,巨量的基性溢流玄武岩喷发至地表、火山喷发造成的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升高、全球性的酸雨气候等为全球性陆地风化作用增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大陆风化作用将地表巨量的离子和营养盐输送至海洋,引发海水的富营养化和海洋酸化,进而导致海水缺氧、透光带降低等危及当时海洋中生命生存的环境系统,这一效应积累到海洋生命所能承受的阈值后,最终引发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并造成二叠纪末生命在短时间内大量灭绝。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爆发是二叠纪末生命灭绝的重要原因
B.海洋酸化的直接原因是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升高
C.陆地风化作用的增强使得二叠纪末火山大规模爆发
D.海水富营养化带来的海洋缺氧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灭绝
【华图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火山喷发……为全球性陆地风化作用增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造成二叠纪末生命在短时间内大量灭绝”,符合文意。B项对应“大陆风化作用……引发海水的富营养化和海洋酸化”,偷换概念,错误。C项对应“大陆风化作用……这一效应积累……造成二叠纪末生命在短时间内大量灭绝”,其中“增强”属于无中生有,错误。D项对应“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海洋生物的灭绝”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例2】生态文明首先是一种世界观,也就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事物的相互映衬,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如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不了已有的人口数量时,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抗。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事实上有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比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
C.正确的世界观可以引导我们处理好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对抗可能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相关
【华图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符合原文,排除。B项对应“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事物的相互映衬”,由此可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重要,与原文不符。C项对应“生态文明首先是一种世界观,也就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符合原文,排除。D项对应“当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如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不了已有的人口数量时,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抗”,符合原文,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通过这两道例题,同学们能够发现,在细节判断题,需要了解常见设错类型,通过上述两道例题,相信大家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已经有所了解,希望大家在这个基础上,有效刷题,灵活运用,掌握细节判断题的思路,从而得到更高的分值。
【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