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努力使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以促使双方彼此协调,这是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课程创新取向
2.从课程评价角度讲,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着重采用的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3.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是( )。
A.斯滕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4.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①国家课程 ②地方课程 ③必修课程 ④选修课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综合课程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以下属于综合课程优点的是( )。
A.课程的逻辑体系比较严谨,有利于学生获得某一门学科的系统知识
B.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促进了知识的融合
C.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从整体上去认知世界
D.有利于减少学科数目,减轻学习负担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故本题选B。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评价模式。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根据预定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地、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来判断实际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及程度。该模式侧重于对课程实施后所达到的结果的评价,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此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绩作出全面鉴定,区分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作出评定。与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相符。故本题选C。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是斯滕豪斯。“行动研究”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特别强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斯腾豪斯提出“教师解放”的思想,认为教师实现自身解放,摆脱“遵照执行”的被动局面,回避家长制作风和集权论,必须能够专业自主。而通向解放的一条有效路径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故本题选A。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题选A。
5.【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综合课程的优点为:(1)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2)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3)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A选项是学科课程的优点。故本题选BCD。